制備石墨烯的六種方法是什么?
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零帶隙的二維晶體,具有狄拉克錐型的線性能帶結構、超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及寬帶光照應等特性。
石墨烯現在是世上薄卻也是鞏固的納米材料,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,只吸收2.3%的光;導熱系數高達5300 W/m·K,高于碳納米管和金剛石,比鉆石還鞏固,強度比世界上較好的鋼鐵還要高上100倍,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逾越15000 cm2/V·s,又比納米碳管或矽晶體(monocrystalline silicon)高,而電阻率只約10-6Ω·cm,比銅或銀更低,為現在世上電阻率較小的材料。 由于它的電阻率極低,電子的移動速度極快,因而被等候可用來發展出更薄、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電晶體。由于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、杰出的導體,也合適用來制作透明觸控螢幕、光板、甚至是太陽能電池。
石墨烯的制備方法:
1、機械剝離法
機械剝離法是使用物體與石墨烯之間的抵觸和相對運動,得到石墨烯薄層材料的方法。這種方法操作簡略,得到的石墨烯一般保持著無缺的晶體結構。
2、氧化還原法
氧化還原法是經過運用硫酸、硝酸等化學試劑及高錳酸鉀、雙氧水等氧化劑將天然石墨氧化,增大石墨層之間的間距,在石墨層與層之間插入氧化物,制得氧化石墨(Graphite Oxide)。
3、取向附生法
取向附生法是使用生長基質原子結構“種”出石墨烯,首先讓碳原子在1150℃下滲入釕,然后冷卻,冷卻到850℃后,之前吸收的許多碳原子就會浮到釕外表,鏡片形狀的單層的碳原子會長成無缺的一層石墨烯。
4、碳化硅外延法
SiC外延法是經過在超高真空的高溫環境下,使硅原子進步脫離材料,剩下的C原子經過自組方法重構,然后得到基于SiC襯底的石墨烯。這種方法可以獲得高質量的石墨烯,可是這種方法對設備要求較高。
5、赫默法
經過Hummer法制備氧化石墨;將氧化石墨放入水中超聲松散,構成均勻松散、質量濃度為0.25g/L~1g/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,再向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滴加質量濃度為28%的氨水;將還原劑溶于水中,構成質量濃度為0.25g/L~2g/L的水溶液;將制造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和還原劑水溶液混合均勻,將所得混合溶液置于油浴條件下攪拌,反響結束后,將混合物過濾洗刷、烘干后得到石墨烯。
6、化學氣相堆積法
化學氣相堆積法即(CVD)是運用含碳有機氣體為材料進行氣相堆積制得石墨烯薄膜的方法。這是出產石墨烯薄膜較有效的方法。